首页 >> 墨菲定律 >> 墨菲定律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非人类基因统合体 高门庶女 纸飞机 佣兵的战争 港岛风云:重生香江黄金年代 罪恶之城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东宫重组家庭 枯木逢春 我与地坛 
墨菲定律 李原 -  墨菲定律全文阅读 -  墨菲定律txt下载 -  墨菲定律最新章节

公地悲剧:都是“公共”惹的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第五章

经济学效应

公地悲剧

都是“公共”惹的祸

为什么“公共”会惹祸

红红的樱桃不仅样子可爱,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自然成了不少人的喜爱之物。婺州公园的樱桃一熟,就被大家“追捧”。有人称:“今天早上和家人一起到公园玩,发现那里的一片樱桃熟了,很多人都在摘。有折树枝的,有爬上树的,还有人竟然搬来梯子,一起动手,可热闹了。看了半天都弄不懂了,这样子怎么就没人管呢?是不是谁都可以摘啊?”

和所有水果一样,樱桃有着一个自然的成熟周期。还没成熟的时候,它们味道很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樱桃的含糖量提高了,吃起来也就可口了。专门种植樱桃的农户到了收获时节才采摘樱桃,所以,超市里的樱桃都是到了成熟期才上架的。然而,长在公园里的樱桃,总是在尚未成熟、味道还酸的时候就被人摘下吃了。如果人们能等久点再采摘,樱桃的味道会更好。可为什么人们等不得呢?

这是因为,公园的樱桃是一种公共物品。人们知道,对公共物品而言,你不从中获得收益,他人也会从中获得收益,最后损失的是大家的利益。所以人们只期望从公共物品中捞取收益,但是没有人关心公共物品本身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才最终酿成“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最初由英国人哈定于1968年提出,因此“公地悲剧”也被称为哈定悲剧。哈定说:“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因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会当中,每个人均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公有物自由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他提出了一个“公地悲剧”的模型。

一群牧民在共同的一块公共草场放牧。其中,有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是有利润的。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牛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牛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对他自己来说,增加一头牛是有利的,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可以由大家负担。于是,他增加了一头牛。当然,其他的牧民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都增加了一头牛。人人都增加了一头牛,整个牧场多了N头牛,结果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于是,牛群数目开始大量减少。所有聪明牧民的如意算盘都落空了,大家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可见,“公地悲剧”展现的是一幅私人利用免费午餐时的狼狈景象——无休止地掠夺,“悲剧”的意义,也就在于此。

走出“公地悲剧”的漩涡

现实生活中,公地悲剧多发生在人们对公共产品或无主产权物品的无序开发及破坏上,如近海过度捕鱼造成近海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等。

英国解决这种悲剧的办法是“圈地运动”。一些贵族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获得土地,开始用围栏将公共用地圈起来,据为己有,这就是我们历史书中学到的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但是由于土地产权的确立,土地由公地变为私人领地的同时,拥有者对土地的管理更高效了,为了长远利益,土地所有者会尽力保持草场的质量。同时,土地兼并后以户为单位的生产单元演化为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劳动效率大为提高。英国正是从“圈地运动”开始,逐渐发展为日不落帝国。

土地属于公有产权,零成本使用,而且排斥他人使用的成本很高,这样就导致了“牧民”的过度放牧。我们当然不能再采用简单的“圈地运动”来解决“公地悲剧”,我们可以将“公地”作为公共财产保留,但准许进入,这种准许可以以多种方式来进行。比如有两家石油或天然气生产商的油井钻到了同一片地下油田,两家都有提高自己的开采速度、抢先夺取更大份额的激励。如果两家都这么做,过度开采会减少他们可以从这片油田收获的利益。在实践中,两家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达成了分享产量的协议,使从一片油田的所有油井开采出来的总数量保持在适当的水平,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

有人可能会说,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就必须不断减少“公地”。但是,让“公地”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公地”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政府制定严格的制度,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这样,在“公地”里过度“放牧”的人才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才会在政府干预下合理“放牧”。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规定和市场机制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公地悲剧”。

【定律链接】从“公地悲剧”到“反公地悲剧”

1998年,迈克尔·赫勒在《哈佛法律评论》上发表《反公地悲剧:从马克思到市场转型中的产权》一文,正式提出“反公地悲剧”的理论模型。他认为,生态学家加勒特·哈定之前创造的“公地悲剧”虽然很好地说明了公共资源被过度利用的恶果,但他却忽视了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或称“使用不足”)的可能性,而这导致的资源浪费、效率低下、收益减少的情况更为严重。于是,便提出了“反公地悲剧”。

2003年,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报道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系主任陈抗博士题为“从公地悲剧到反公地悲剧”的学术讲座。陈博士在讲座中也清晰地解释了“公地悲剧”和“反公地悲剧”的概念。当资源或财产被许多人拥有时,这些拥有者每一个人都有权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有权阻止他人使用,于是便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这就是“公地悲剧”。例如,现实中的草地的过度放牧、海洋资源的过度捕捞、空气的严重污染等。与之相反,当资源或财产被许多人拥有时,这些拥有者每一个人都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资源,但没有人拥有有效的使用权,资源或财产的使用效率和收益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出现资源浪费。这就是“反公地悲剧”。如某些发明所导致的专利问题,由于专利权利太多,使后面的研发难以为继。

总之,一味地困守于资源或财产的完全“公共”或完全“反公共”,都会导致相应的悲剧。我们只有懂得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平衡资源或财产的“共有”和“私有”,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悲剧的发生。

喜欢墨菲定律请大家收藏:(m.zhuishukanba.com)墨菲定律追书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诡秘之主 完美世界 小行星 黑月光拿稳BE剧本 难哄 很软很甜 玄幻:我!天命大反派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穿书] 斗破苍穹 盘龙 在七零锦鲤文当炮灰 不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