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墨菲定律 >> 墨菲定律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 非人类基因统合体 高门庶女 纸飞机 佣兵的战争 港岛风云:重生香江黄金年代 国色生香 穿成高危职业之师尊 名侦探世界里的巫师 神秘复苏之遗忘世间 小学生之破案之王 
墨菲定律 李原 -  墨菲定律全文阅读 -  墨菲定律txt下载 -  墨菲定律最新章节

乘数效应:一次投入,拉动一系列反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

乘数效应

一次投入,拉动一系列反应

一场暴风雨引发的乘数效应

一场暴风雨过后,一家百货公司的玻璃被刮破了。

百货公司拿出5000元将玻璃修好。装修公司把玻璃重新装好后,得到了5000元,拿出了4000元为公司添置了一台电脑,其余1000元作为流动资金存入了银行。电脑公司卖出这台电脑后得到4000元,他们用3200元买了一辆摩托车,剩下800元存入银行。摩托车行的老板得到3200元后,用2650元买了一套时装,将640元存入银行。最后,各个公司得到的收入之和远远超出5000元这个数字。百货公司玻璃被刮坏而引发的一系列投资增长就是乘数效应。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在宏观经济学中,指的是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不成比例的变化,即最初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所谓乘数是指这样一个系数,用这个系数乘以投资的变动量,就可得到此投资变动量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假设投资增加了100亿元,若这个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3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3;如果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是4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4。

为什么乘数会大于1呢?比如某政府增加100亿元用来购买投资品,那么此100亿元就会以工资、利润、利息等形式流入此投资品的生产者手中,国民收入从而增加了100亿元,这100亿元就是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随着得到这些资本的人开始第二轮投资、第三轮投资,经济就会以大于1的乘数增长。

“乘数效应”也叫“凯恩斯乘数”,事实上,在凯恩斯之前,就有人提出过乘数效应的思想和概念,但是凯恩斯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对西方国家从“大萧条”中走出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甚至有人认为20世纪两个最伟大的公式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基本公式和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基本公式。凯恩斯乘数理论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在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得到重视,一度成为美国大萧条后“经济拉动”的原动力。

乘数效应不是万有定律,要辩证看待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早晨8:40,4架美国国内民航航班几乎被同时劫持,其中两架撞击了位于纽约曼哈顿的世界贸易中心,一架袭击了首都华盛顿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而第四架被劫持飞机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这次事件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第二次对美国造成重大伤亡的袭击,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人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可是,这时候一些经济学家却跳出来发表了一番令人哭笑不得的言论,他们认为这次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宏观经济来说是大有好处的,甚至会为其带来契机。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次恐怖袭击令美国国会批准了400亿美元的紧急预算,这些钱会创造第一轮的需求和增收,大约一年内就会看到成效,并且,这一开支的增加将会继续创造下一轮的需求。这些经济学家们经过一番认真仔细的推算,认定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400亿美元的增加开支,将会使得国民生产总值最终增加1000亿美元……所以说,在这个经济不景气的时刻,财政开支的增加对美国而言反而是一剂强心针。

看到这里,大家都会觉得奇怪,假如说这些经济学家的观点是正确的,即损失两栋大楼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那么,为什么美国人自己不动手多炸掉几栋,反而让恐怖分子钻了空子呢?

另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根据乘数原理提出了与上述完全相反的结论。乘数原理既然可以放大好处,也可以放大坏处。损失的几栋大楼很值钱,里面的死伤人员也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这一恐怖袭击将会造成美国经济的节节败退,并最终进入恶性循环,一发不可收拾。

最终的事实是怎样的呢?事实证明,美国经济在“9·11”事件之后,没有突飞猛进,也没有一败涂地。上述的两种结论似乎都是不正确的。那么,是乘数效应出错了吗?当然不是。问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乘数效应”不止一宗,而是无数宗。不是说“乘数效应”不存在,而是说不能只盯着一宗“乘数效应”。要知道,无数宗“乘数效应”会互相抵消,互相排斥,其最终结果是怎样的谁也无法准确预料。这也就告诉我们,乘数效应是不能生搬硬套的,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定律链接】经营管理中也隐藏着乘数效应

在经营管理中,同样存在着乘数效应。乘数效应能发生在管理工作中。比如实施一个促进销售计划,管理者希望这个计划的效果可以成倍地增加。然而事实是,如果没有其他的策略配套实施,乘数效应便很难实现。比如,管理者采取了结果激励方法,或者过程激励方法,可能只是对某些具体的行为产生效果,而持续的或者自发的激励效果却不可能实现。

管理者自然希望每一个决策都能实现乘数效应,即一种措施产生多重效果,但乘数效应不是一劳永逸的,它还包括一系列的措施在里面,只有这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发挥了功效,乘数效应才可能发生功效。所谓的配套措施,是使当初措施的效果进一步发挥的配套措施,比如管理中的激励措施,单纯的激励是不可能持续发挥作用的,必须要有相应的如企业文化等的配套措施才可以,只有做好这些配套措施,才可能发挥乘数效应。

喜欢墨菲定律请大家收藏:(m.zhuishukanba.com)墨菲定律追书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诡秘之主 完美世界 小行星 黑月光拿稳BE剧本 难哄 很软很甜 玄幻:我!天命大反派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穿书] 斗破苍穹 盘龙 在七零锦鲤文当炮灰 不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