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朕不是宋钦宗 >> 朕不是宋钦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庆余年 终宋 佣兵的战争 独断大明 贞观俗人 汉乡 极品家丁 国色生枭 谍海王牌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朕不是宋钦宗 江湖无水 -  朕不是宋钦宗全文阅读 -  朕不是宋钦宗txt下载 -  朕不是宋钦宗最新章节

第34章 分基地的打算(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政和二年,李纲进士及第,五年迁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相对于其他人,真可谓官运亨通。

按照正常步骤,升御史中丞,继而入阁拜相,实在轻而易举。

然而刚过易折,因得罪蔡京,罢谏官职事,改任户部员外郎,后迁起居郎。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李纲没有。

明年,也就是宣和元年,京师大水,李纲上疏直言朝堂内忧外患,不可不查。

赵佶认为其议论不合时宜,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

一个收税的能干什么?随便一个识字的都能干,李纲做那,不过白白浪费了七年时间而已。

讲道理,若非李纲,原身可能都做不了皇帝。

宣和七年,金兵来攻,赵佶急召李纲回朝,任太常少卿。

朝堂内外惊恐异常,赵佶也欲南下暂避,李纲却坚持认为东京不能不守,且必须皇帝留守。

在宋廷一派慌乱情况下,李纲向宋徽宗提出了传位给太子赵桓。

于是,徽宗甩锅成功,钦宗粉墨登场。

即位后,钦宗升从龙之臣李纲为尚书右丞,就任亲征行营使,负责开封的防御,着实过了段甜蜜的日子。

只是好景不长。

李纲坚决反对割地求和,不合钦宗心意,被罢官,只是由于开封军民愤怒示威,迫使宋钦宗收回成命,才又被起用。

在李纲主持下,金兵不能破城,搜刮钱财土地后退兵。

因为性格不讨喜,加之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靖康元年五月,李纲被驱逐出中枢,随后被迫请辞。

只是未被放过,先责建昌军安置,再谪夔州。

其被贬不久,金兵二度南下,钦宗又想起用李纲,任命他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但已无济于事。

当李纲在长沙得知此命时,钦宗已然沦为阶下囚。

那么问题来了。

原身为何被俘?实乃太过愚蠢!

所谓不作不死,宋钦宗可不就是把自己作死的典型。

想起这些,赵桓不能不感慨莫名。

但凡多给李纲一些信任,也不至于国破家亡,成为皇帝之耻。

当然,灵魂换了,君臣二人的命运同样会改变。

只是如何安置李纲,还需仔细考虑清楚。

看赵桓直直地盯着他,李纲略感不自在,于是问道:“殿下怔怔出神,未知在思考甚么。”

赵桓回过神来,道:“今日,伯纪于朝堂上公开支持吾,定为小人记恨,不可不防。”

“多谢殿下挂念,然不足为虑。”李纲不以为意地说道。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全不把奸邪小人放在心上,否则,也不至于宦海沉浮许多年。

赵桓沉吟片刻,道:“伯纪以为,居于中枢,可有施展的余地?”

李纲脸上出现一丝愤懑,低喝道:“奸邪当道,群贤退避,官家又是那般模样,便有鸿鹄之志,又能如何!”

“即如此,伯纪可曾想过自请外放?”赵桓挑明了想法。

李纲下意识地否决道:“吾岂能因惧奸邪而退避忍让!”

赵桓劝道:“居于中枢,不过貌似风光罢了,以父皇的性子,想做事实在难于上青天。

与其于中枢浪费时光,不如外放,也好造福一方。”

李纲回过味来,道:“殿下有何想法不妨直言,若有益于社稷民生,吾自往之。”

“目下朝廷之弊,首在于父皇庸政,奸邪当道,吾等无能为力。

然,冗官冗兵此二等弊病,我等或可筹谋解决一二。”赵桓道。

“愿求其详!”李纲来了兴趣。

为了保证皇帝绝对权力,宋庭采取了增加办事环节、增加官僚职位的方法以实现权力制衡。

这导致各级官员众多,远超出实际需要。

又因为无节制荫官、科举过多录取,导致有官无职者太多。

当官的太多,工资又开的高,朝廷开支自然不菲,此乃冗官。

遭遇天灾时,为防当地百姓沦为盗匪祸乱地方,宋庭大多将之收为厢兵,只能进没有出,数量日多。

又因厢兵不能战,须得另行招募精锐,导致兵员过多,拖累财政,此乃冗兵。

冗官冗兵,加上战事不断,导致朝廷的日子一直紧巴巴的。

有志之士当然认识到了这点,因此才有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

可惜,刚取得一些成果,便因党争败坏殆尽。

李纲这般有见识的,当然想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说,若是解决了冗官冗兵,那么即便赵佶挥霍无度,也能够支持朝廷过好日子。

赵桓道:“吾之法,不能一劳永逸解决二冗,却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

“治标不治本,恐易反复。”李纲皱眉道。

显然,他以为太子在吹牛逼。

只是朝堂之事刷了许多好感度,因此不曾发怒。

赵桓神秘一笑,问道:“伯纪可知流求?”

“三国东吴时《临海水土志》有述,时称夷州,隋时改称流求,沿用至今。

据悉,孙吴并隋杨先后各遣派万余人往之,意图开发,只是毫无所得。

殿下所言,可是欲效前人,开发流求乎?”李纲道。

“不错,解决冗兵,便着落在流求上。”赵桓颌首,道:“福建出海,往东三百里,便是彼处。”

李纲却不以为然,道:“恕我直言,千里迢迢移民而去,耗资必然不菲,未必合算。

且路途遥远,气候、地理不熟,移民必不甘心留下,最终亦如前朝般,白费功夫罢了。”

“伯纪顾虑有理。”赵桓顺着李纲的话说道:“然前朝所为,终有遗民存在,岂非是为基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嫡长女她又美又飒 诡秘之主 完美世界 小行星 黑月光拿稳BE剧本 难哄 很软很甜 玄幻:我!天命大反派 开局签到荒古圣体 女配不想让主角分手[穿书] 斗破苍穹 盘龙 在七零锦鲤文当炮灰 不枉